GIS地質災害預警應急系統說明
點擊數:5492 發布時間:2011/12/13 0:00:00
本系統的開展主要是以監測預警為目的,特別是針對在暴雨條件下的地質災害綜合危險性分析(其中包含兩個方面的研究對象:地質環境脆弱指數分析和暴雨型突發性地質災害發災閾值分析,最終通過兩者之間的耦合關系得出實時的地質災害綜合危險狀況),在已掌握主要地質災害類型、規模、時空分布及危害程度等大量地質資料的工作基礎上,結合已廣泛開展的地質災害調查、勘查及防治和覆蓋面廣的群測群防、專業監測工作,以地質災害防治工作所產生的基礎數據資料(大量地理、地質數據)和監測預警數據資料為信息源,建立地質災害監測預警信息系統,實現地質災害信息實時查詢、系統自動分析與實時預警,為地質災害防治分級管理決策服務,科學地預警地質災害,并及時發布災情信息,提高對突發性地質災害的應急能力,增強搶險救災快速反應能力,達到減災防災的目的。
系統主要涉及的功能為:
1、各種氣象數據采集
2、預警分析
3、災點分析與預測
4、氣象信息
5、基本數據查詢
6、工程管理
7、測量計算
8、成果輸出
具體描述如下:
1、各種氣象數據采集:系統實現自動對主要是對各種氣象數據進行采集,為預警提供基礎的數據支持。主要采集的數據包括包括地面實況探測數據、衛星云圖、多普勒雷達圖、精細預報、城鎮電視報、省臺預報、中小尺度實況數據等。
2、預警分析:眾所周知,形成和誘發地質災害的相關因素中,一些地質方面的因素相對而言是固定的,在一定歷史時期內不會改變。我們可以通過其與形成或誘發地災的相關關系和權重系數建立地質災害脆弱指數模型。
根據大量的統計分析,由于暴雨誘發的地質災害其主要參考的誘發因子為區域地形地貌、巖土工程地質條件、區域構造、植被覆蓋情況、人類工程活動以及降雨情況。因此,綜合各類情況對地質災害發生起主導作用的因素主要為:區域地形地貌、區域巖土體工程地質條件、區域地質構造、區域植被覆蓋情況、降雨量以及以往災害發生的情況。本系統對這些主導因素進行了分析處理,并顯示在地圖上,使觀察者一目了然。
系統在這個模塊中主要可以對災害隱患點和歷史災點的詳細信息進行各種方式的查看,可以查看到受災點圖片、信息、三維實況、責任人等。
3、氣象信息
主要對各種氣象信息的展現:有地面探測數據、衛星云圖、多普勒雷達圖、天氣預報等等
4、基本數據查詢
在基礎數據方面系統主要提供中小尺度和地面探測站點按條件查詢,并顯示地理位置,快速便捷的進行定位。
5、工程管理
主要實現對地圖的基本管理和配置,導航功能。
6、測量計算
系統提供了豐富的測量功能,可以實現距離、多邊形、圓形面積量算功能
7、成果輸出
在成果管理方面,我們可以把要的結果圖輸出成各種圖片格式和通用的GIS數據格式,也可以直接打印,對于輸出的范圍我們可以任意的選擇。